補充:
MUJI (1979 年,日本 )
時勢造英雄,英雄也造時勢。 1980 年是日本二次大戰後經濟復甦的景氣高峰, 無印良品 (MUJ I) 本來只是西友超市因應激烈競爭的自營品牌,當時市場一片花俏,無印良品以漢字命名回歸簡單、自然,嚴選素材、製造流程簡單化、沒有多餘裝飾的包裝,正好切合中產階級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想望,價格合理,處處是生活小智慧,這「沒有 Logo 的好東西」擴及 食品、家具、服飾、文具、家電、甚至車子 ,沒有 Logo 也變成一種 Logo , fans 不少 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禮拜去遠東的無印良品敗了一個包包
很簡單的黑色,雖然沒有拉鍊,但是也是很樸素
加上10%折扣,就買下去了
(我買的是黑色)
記得第一次到日本的時候,就知道無印良品這個牌子
在價格的考量下,買了一頂帽子漁夫帽(現在不在我這了),還有一條淺紫色的繡花手帕
自從前幾年在台灣設專櫃之後,常常會去逛
但是常常買不下手
有些人會覺得,這麼單調的東西,為什麼價格這麼高
也不就是白色、黑色、灰色,再加上些條紋
可是 就是好看阿
剛好昨天逛到米力的Blog,其中有一篇寫到無印良品
無印良品的生活
橫條杉到底有幾件
他提到的想法 我覺得很不錯
或許自己也可以試試看
雖然我很愛 a la sha 的花花衣服